目录

  • 1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1.1 第一节(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1.2 第一节(2) 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 1.3 第一节(3)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 1.4 第一节(4) 人生态度
            • 1.5 第一节(5) 人生价值
              • 1.6 第一节(6) 怎样去追求幸福
                • 1.7 第一节(7) 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 1.8 第一节(8)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 1.9 第二节(9)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 1.10 第二节(10) 人生价值的标准
                        • 1.11 第二节(11) 掌握几种人生价值评价的恰当方法
                          • 1.12 第二节(12)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 1.13 第二节(13)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 1.14 第二节(14)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 1.15 第三节(15) 怎样看待人生环境
                                  • 1.16 第三节(16)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 1.17 第三节(17)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 1.18 第三节(18)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 1.19 第三节(19)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 1.20 第三节(20)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2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2.1 “创新”学习,让你脑洞大开
                                              • 2.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 3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3.1 科学的理想信念
                                                  • 3.2 如何实现人生理想
                                                  • 4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 4.1 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 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挑战
                                                        • 4.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
                                                          • 4.4 我能为祖国做什么?
                                                          • 5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5.1 珍惜人生
                                                              • 5.2 生活的酸甜苦辣
                                                                • 5.3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5.4 我能在生态危机中有何作为
                                                                  • 6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 6.1 为道德点赞
                                                                      • 6.2 德治天下话仁义
                                                                        • 6.3 诚信
                                                                        • 7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 7.1 公共生活中你所不知道的自己
                                                                            • 7.2 在就业的十字路口
                                                                              • 7.3 道德与恋爱
                                                                              • 8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 8.1 历史的视角:宪法的重要性
                                                                                  • 8.2 民法的原则
                                                                                  • 9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 9.1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 10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 10.1 我心依依情与法
                                                                                      • 11 课程结语
                                                                                        • 11.1 品格之路:知情意行
                                                                                        第一节(8)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三章第一节(8)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1、多元人生观

                                                                                          成因:由于人们地位、政治立场、经济利益、生活经历、人生境遇、认识水平等不同,人们对人生的看法也不同。

                                                                                          特别是社会变革、利益关系调整、各种文化思潮碰撞的社会条件下,人生观呈复杂多变、多元多样的状态。

                                                                                          几种错误的人生观:

                                                                                          (1)拜金主义人生观

                                                                                          我们批判拜金主义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可以追求财富呢?当然不是我们反对把金钱当作人生的唯一目的,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其本身并没有罪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追求,如何去利用,如果我们追求金钱的手段是正当的,我们追求金钱的目的是有利于社会的,我们对待金钱的态度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我们追求金钱的一生就是有意义的一生,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在合理合法的基础上辛勤劳动获得属于我们的财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出最大的力量,因为这种邓小平所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拜金主义的含义:把金钱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惟一标准

                                                                                          如: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前途前途,有钱就图

                                                                                          世上只有钞票好,有钱的孩子象块宝

                                                                                          拜金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政治生活:权钱交易,行贿受贿,买官卖官

                                                                                          经济生活:制假造假,走私贩私,偷税漏税

                                                                                          文体生活:盗版已刊,裁判吹黑哨

                                                                                          危害:人与人之间出现损人利己、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没有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最终导致全社会道德沦丧、物欲横流、危害国家。

                                                                                          2010年6月,巴菲特呼吁身价超过10亿的美国富豪捐出至少一半财产给慈善机构,并在他的《我为什么要捐掉99%的财富》的捐赠誓言中这样写道:假如我们把多于1%的财富花在自己身上,我们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并不会因此加强。然而,剩下99%的财富却能对他人的健康和幸福产生很大影响。这一现实为我和我的家人指明了道路:留下的钱够花即可,其余则赠予社会,去满足更多需求。

                                                                                          2)享乐主义人生观

                                                                                          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人生若朝露,行乐须及时”,“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今朝有酒今朝醉”等。

                                                                                          危害性:第一,它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最大乐趣,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第二,它只讲生活享受,把享受与创造对立起来;第三,它把一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础上。

                                                                                          3)极端个人主义人生观

                                                                                          个人主义人生观就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的人生观。尊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实质是自私自利,奉行这种人生的人不仅难于成大事,而且人际关系也会很紧张。

                                                                                          错误人生观的特征:都是剥削阶级人生观;都没有把握个人与社会的正确关系;都夸大了人生的某种需要。

                                                                                          如果社会普遍信奉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会有什么后果?

                                                                                          人越来越自私;把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变成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与动物的生存法则相同。它阻碍社会的发展,让人们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不择手段,就必然对社会的进步造成破坏;它影响个人的成长,把人引向歧途。

                                                                                          2、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是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思想不同的崭新的思想。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并且在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具体内涵。

                                                                                          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这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初的明确表述。

                                                                                          列宁继承了这一思想,指出:无产阶级“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得发愁的一万个上层分子服务,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

                                                                                          毛泽东正式提出“为人民服务”, 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全面论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后,毛泽东还有许多有关这方面的论述。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多次强调我们的各项政策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并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客观标准。

                                                                                          江泽民更是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阐述为人民服务思想,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200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又重新强调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可见,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始人一直到中国共产党人、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中始终贯穿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要求。这种思想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动力。

                                                                                          链接资料:

                                                                                          西点军校学雷锋

                                                                                          位于美国纽约城北的西点军校是举世闻名的陆军军事学院,这座老牌军校培养出了麦克阿瑟、巴顿、艾森豪威尔等众多世界名将和国家元首。它的另一个广为人知的特色就是提倡学雷锋,但他们是怎么学的呢?走进西点军校,人们首先发现校园内一尊雷锋的半身塑像,会议大厅挂着的五位他们所仰慕的英雄像中,雷锋也是排在首位。学校还把雷锋日记中的一些名言印在学员学习手册的扉页上。校方提倡学生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并经常宣传在学习雷锋等英雄的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如今,在西点军校,雷锋的“螺丝钉”精神正在发扬光大,难怪美联社一名记者参观完抚顺雷锋纪念馆后留言:“雷锋属于世界。”据了解,除了美国高等军事学府西点军校外,日本、巴西等一些国家也在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雷锋活动,雷锋正在走向世界,其精神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分析:雷锋走向世界,一方面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及文化的不可辩驳的优越性,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雷锋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仍有更广阔的空间可供我们去开拓,更丰厚的潜力等待我们去挖掘。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人生短暂,只有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的指引下,人生轨迹才能亮丽而辉煌。大学阶段是年青人塑造自己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的影响,认真务实,积极乐观,开拓进取,养成良好习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