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1.1 第一节(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 1.2 第一节(2) 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 1.3 第一节(3)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 1.4 第一节(4) 人生态度
            • 1.5 第一节(5) 人生价值
              • 1.6 第一节(6) 怎样去追求幸福
                • 1.7 第一节(7) 正确认识人生矛盾
                  • 1.8 第一节(8)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 1.9 第二节(9)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 1.10 第二节(10) 人生价值的标准
                        • 1.11 第二节(11) 掌握几种人生价值评价的恰当方法
                          • 1.12 第二节(12) 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 1.13 第二节(13) 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 1.14 第二节(14)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
                                • 1.15 第三节(15) 怎样看待人生环境
                                  • 1.16 第三节(16) 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 1.17 第三节(17)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
                                      • 1.18 第三节(18)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 1.19 第三节(19)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 1.20 第三节(20)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 2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 2.1 “创新”学习,让你脑洞大开
                                              • 2.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
                                              • 3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3.1 科学的理想信念
                                                  • 3.2 如何实现人生理想
                                                  • 4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 4.1 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
                                                      • 4.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挑战
                                                        • 4.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
                                                          • 4.4 我能为祖国做什么?
                                                          • 5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 5.1 珍惜人生
                                                              • 5.2 生活的酸甜苦辣
                                                                • 5.3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 5.4 我能在生态危机中有何作为
                                                                  • 6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 6.1 为道德点赞
                                                                      • 6.2 德治天下话仁义
                                                                        • 6.3 诚信
                                                                        • 7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 7.1 公共生活中你所不知道的自己
                                                                            • 7.2 在就业的十字路口
                                                                              • 7.3 道德与恋爱
                                                                              • 8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 8.1 历史的视角:宪法的重要性
                                                                                  • 8.2 民法的原则
                                                                                  • 9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 9.1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 10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 10.1 我心依依情与法
                                                                                      • 11 课程结语
                                                                                        • 11.1 品格之路:知情意行
                                                                                        第三节(15) 怎样看待人生环境

                                                                                          第三章第三节(15) 怎样看待人生环境

                                                                                          我们今天上课的内容是:怎样看待人生环境。

                                                                                          余秋雨说:“生命是一树花开。”一棵树成长、开花、结果是在一定的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同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实现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与人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人生环境?

                                                                                          人生环境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各种关系的总和。人生环境有大环境、小环境之分。大环境,是指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国度、地域相关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风气、风土人情等等,小环境,是指我们的个性、亲情关系以及日常人际交往中的琐事等等。当然,人生环境还有顺境(顺利的境遇)、逆境(不顺利的境遇)之分。有的是我们无从选择的,有的是我们可以选择、创造或改变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人生环境呢?

                                                                                          由英国广播公司制作的纪录片《地球脉动》,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无论是千里冰封的两极世界还是绵延万里的雄伟高山,无论是幽深隐秘的洞穴迷宫还是令人望而却步的静谧沙漠,无论是一马平川的辽阔平原还是暗藏玄机的丰饶丛林,无论是五彩缤纷的多样浅海还是光怪陆离的无垠深海,人类极少能看到的自然风光,在这些人迹罕至,甚至被认为是根本不具备生命生存条件的地方,却隐藏着这个星球上最不可思议的美丽,美得令人窒息。

                                                                                          事实上,在自然界中,许多生物对环境有着灵敏的反应,并且不断调整自身的生存状态。如干旱可让植物的根深扎于泥土中,风力大的地区的植物长势更牢固;生长快的植物材质松软,生长慢的植物材质坚硬;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需要长在肥沃的土壤,对于仙人掌来说,沙漠就是乐园;野生兰花长在巨石之缝、高山之巅、幽谷深处,依然能够吐露芬芳。

                                                                                          生物界如此,人也一样。人也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人与环境能够相互影响,人应当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

                                                                                          大家都知道中国作家、散文家史铁生。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他曾经追问:“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他一生著作等身,多次获奖,在写作的过程中帮助自己也引导读者探索生命的意义。作家韩少功点评他: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在逆境中破浪前行、成就人生的例子有很多,例如中国古代四次科考落榜、一生贫困潦倒却写出《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从小家境贫困却成为著名医学家的葛洪,经历失业、未婚妻去世等多次创伤性事件最后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的林肯等等。

                                                                                          当然,在顺境中不骄不躁、精进成才的事例也不少。例如教育家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成为一名建筑学家,一位数学家父亲的物理学家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他们都是在优良的教育环境中积极成长,让自己的人生走得更高、更远。

                                                                                          以上这些真实故事的主人公都是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的强者、智者。

                                                                                          有人举过一个形象的例子,上帝在每个人命运天平的两边,一边放上名利、地位、成功等,一边放上同样重量的代价的砝码,正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一个成功的人往往要比一个普通人经受的痛苦多。而这些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抱怨人生环境,逃避人生环境,而是努力适应人生环境、巧用人生环境,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

                                                                                          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共有12亿青年人,其中87%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城市的角落,一些人可能在为下个月的房租而发愁;贫困的山乡,一些人或许还在跟饥饿作斗争。“北漂”“蚁族”……这些词语,刻录着新时代青春的艰辛,也提示全社会更应当信任青年、关爱青年,为青年群体多搭建平台、多提供机会,为其成长成才创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

                                                                                          当下的青年,置身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双重语境,既躬逢盛世,又面临多重挑战。我们面临世界经济不景气的阴霾,恐怖主义的威胁,气候变化的难题,减除贫困的使命……今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呼唤青年肩负起重任,也更需要播撒青年的气质与担当。到2030年,预计全球青年人数量将增长7%。“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不仅仅是代际更替上的必然,意味着青年人迟早要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另一层面上,也意味着青年人身上所富含的拼搏意识、挑战精神、创新活力等特质,必将更为深刻地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与走势。

                                                                                          孔子说:“无入而不自得。”(《礼记·中庸》)意思是君子无论处在什么境遇都可以安然自得。而87年生活在黑暗、寂静世界里的海伦凯勒也说“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要不断努力。”我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过自己的人生,真正的人生价值就在于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之中。希望我们每一位青年大学生都能够积极审视、科学对待我们所处的环境,以感恩的态度面对我们的人生,感恩我们能够生而为人,感恩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感恩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感恩自然的馈赠,协调处理好: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个人与自然的关系,成长成才,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