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为什么要读《论语》
    • 1.1 《论语》是属于全人类的经典
      • 1.2 研读《论语》的现实意义
      • 2 孔子的生平与志业
        • 2.1 孔子的生平
          • 2.2 孔子治学
            • 2.3 孔子从政
              • 2.4 孔子周游列国
                • 2.5 孔子的历史地位
                  • 2.6 周代的社会制度
                    • 2.7 奠定文明,教化苍生
                    • 3 孔子论学
                      • 3.1 为什么孔门如此重视学
                        • 3.2 六言六蔽说
                          • 3.3 学是生命之学,为己之学
                            • 3.4 何为学
                              • 3.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3.6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3.7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3.8 得道成仁,非学不可
                                      • 3.9 生命之学,为己之学,如何来学
                                      • 4 孔子论君子
                                        • 4.1 学的目的是成己成物
                                          • 4.2 什么是君子
                                            • 4.3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4.4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 4.5 君子不器
                                                  • 4.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4.7 君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4.8 君子是自觉身体力行的人
                                                        • 4.9 君子是独立特行之人
                                                          • 4.10 君子绝不是独善其身的人
                                                          • 5 孔子论仁
                                                            • 5.1 什么是仁
                                                              • 5.2 仁者爱人存在原则
                                                                • 5.3 “爱人”易知难行
                                                                  • 5.4 仁是人之全德
                                                                    • 5.5 “仁”高于“礼”
                                                                      • 5.6 从大处着眼判断仁与非仁
                                                                        • 5.7 孔子向来反对愚忠
                                                                          • 5.8 为君之道
                                                                            • 5.9 君不君,怎么办
                                                                            • 6 孔子论礼
                                                                              • 6.1 礼的重要性
                                                                                • 6.2 “礼”与”仁”和而不同
                                                                                  • 6.3 仁是人类善德的升华
                                                                                    • 6.4 礼的重要功能是使社会和谐
                                                                                      • 6.5 让,德之主
                                                                                        • 6.6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 6.7 孔子的“正名”思想
                                                                                          • 7 孔子的政治思想
                                                                                            • 7.1 为政以德
                                                                                              • 7.2 “身正”果能“天下归之”吗
                                                                                                • 7.3 孔子的政治理念
                                                                                                  • 7.4 修己以安百姓
                                                                                                    • 7.5 实行德治要讲诚信
                                                                                                      • 7.6 为政以廉
                                                                                                        • 7.7 教化的重要意义
                                                                                                          • 7.8 什么样的人可以从政
                                                                                                            • 7.9 以德化人
                                                                                                              • 7.10 德化思想
                                                                                                                • 7.11 执法以仁
                                                                                                                  • 7.12 结语
                                                                                                                  • 8 阅读
                                                                                                                    • 8.1 阅读
                                                                                                                    得道成仁,非学不可
                                                                                                                    • 1 视频
                                                                                                                    • 2 章节测验


                                                                                                                    [得道成仁,非学不可]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第一种人是天资聪明,懂得很多,第二种人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相对第一种人是次之的,第三种人是平时不学习,直到遇到困难,用到知识时才迫不得以去学,因而是又其次之的,还有一种人,遇到困难也不知道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