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

常小荣等

目录

  • 1 绪言
    • 1.1 针灸学概论
      • 1.2 针灸学的内容与学习方法
        • 1.3 针灸的起源与发展简史
          • 1.4 针灸医学的对外交流
          • 2 经络总论
            • 2.1 概述
              • 2.2 经络系统的组成
                • 2.3 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 2.4 经络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 3 腧穴总论
                    • 3.1 腧穴概论及主治特点
                      • 3.2 特定穴
                        • 3.3 腧穴定位法
                        • 4 刺灸法总论
                          • 4.1 刺灸法的概念与分类
                            • 4.2 刺灸法操作的量学要素
                              • 4.3 刺灸法的宜忌
                              • 5 刺灸法各论
                                • 5.1 毫针
                                  • 5.1.1 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
                                    • 5.1.2 针刺法的练习
                                      • 5.1.3 针刺前的准备
                                        • 5.1.4 持针法、押手法、进针法
                                          • 5.1.5 针刺法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 5.1.6 行针
                                              • 5.1.7 得气
                                                • 5.1.8 针刺补泻
                                                  • 5.1.9 留针与出针
                                                    • 5.1.10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 5.1.11 针刺注意事项
                                                      • 5.2 灸法
                                                        • 5.3 拔罐
                                                          • 5.4 三棱针 皮肤针 皮内针
                                                            • 5.5 电针 穴位注射法
                                                              • 5.6 耳针
                                                              • 6 针灸治疗总论
                                                                • 6.1 针灸治疗四大原则
                                                                  • 6.2 针灸治疗作用
                                                                    • 6.3 针灸处方
                                                                      • 6.4 特定穴的内容与应用
                                                                      • 7 针灸治疗各论
                                                                        • 7.1 内科病证
                                                                          • 7.1.1 中风
                                                                            • 7.1.2 头痛
                                                                              • 7.1.3 泄泻
                                                                                • 7.1.4 哮喘
                                                                                  • 7.1.5 面瘫
                                                                                    • 7.1.6 不寐(失眠)
                                                                                      • 7.1.7 痹症
                                                                                        • 7.1.8 胃痛
                                                                                        • 7.2 妇儿科病证
                                                                                          • 7.2.1 痛经
                                                                                            • 7.2.2 月经不调
                                                                                              • 7.2.3 胎位不正
                                                                                                • 7.2.4 小儿惊风
                                                                                                  • 7.2.5 疳积
                                                                                                    • 7.2.6 小儿遗尿
                                                                                                    • 7.3 皮外科病证
                                                                                                      • 7.3.1 乳痈
                                                                                                        • 7.3.2 痄腮
                                                                                                        • 7.4 五官科病证
                                                                                                          • 7.4.1 耳聋耳鸣
                                                                                                          • 7.5 急症
                                                                                                            • 7.6 其他
                                                                                                            针灸处方


                                                                                                              概述

                                                                                                              针灸处方是在中医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等指导下,依据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选取腧穴并进行配伍,确立刺灸法而形成的治疗方案。

                                                                                                              针灸处方

                                                                                                              ①穴位

                                                                                                              ②刺灸法


                                                                                                              穴位的选择

                                                                                                              针对病变部位而确定腧穴的选穴原则:近部选穴、 远部选穴。

                                                                                                              针对疾病表现出的证候或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辨证对症选穴。

                                                                                                              ①近部选穴——病变局部或距离比较接近的范围选取穴位的方法:顶痛取百会;胃痛选中脘;面瘫局部选颊车、地仓、颧髎,近部选风池。

                                                                                                              ②远部选穴——病变部位所属和相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是“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治疗规律的体现。

                                                                                                              ③辨证对症选穴——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

                                                                                                              发热、多汗、盗汗、虚脱、抽风、昏迷等呈现全身症状。

                                                                                                              如:肾阴不足→虚热→肾俞、太溪;肝阳化风→抽风→太冲、行间;风火牙痛选风池、外关;胃火牙痛选内庭、二间;肾虚牙痛选太溪、行间。


                                                                                                              配穴方法

                                                                                                              按经脉配穴法

                                                                                                              按经脉配穴法是以经脉或经脉相互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

                                                                                                              ①本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

                                                                                                              胆经郁热导致的少阳头痛,可近取胆经的率谷、风池,远取本经的荥穴侠溪;

                                                                                                              胃火循经上扰导致的牙痛,可在足阳明胃经上近取颊车,远取该经的荥穴内庭。

                                                                                                              表里经配穴法→以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

                                                                                                              风热袭肺导致的感冒咳嗽,可选肺经的尺泽和大肠经的曲池、合谷;

                                                                                                              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中的特殊实例,在特定穴的临床应用中将详细论述。

                                                                                                              同名经配穴法→是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的方法。是基于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

                                                                                                              阳明头痛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

                                                                                                              落枕取手太阳经的后溪配足太阳经的昆仑。


                                                                                                              按部位配穴法

                                                                                                              按部位配穴法是结合身体上腧穴分布的部位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

                                                                                                              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或上肢腧穴和腰部以下或下肢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

                                                                                                              胃脘痛可上取内关,下取足三里;阴挺(子宫脱垂)可上取百会,下取三阴交;

                                                                                                              肾阴不足导致的咽喉肿痛,可上取曲池或鱼际,下取太溪或照海。

                                                                                                              前后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腧穴配合应用。《内经》中称“偶刺”。本配穴方法常用于治疗脏腑疾患。

                                                                                                              膀胱疾患,前取水道或中极,后取膀胱俞或秩边;

                                                                                                              肺病可前取华盖、中府,后取肺俞;临床上常见的俞、募穴配合应用就属于本配穴法的典型实例。

                                                                                                              左右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本方法是基于人体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和部分经脉左右交叉的特点总结而成的。

                                                                                                              胃痛可选双侧足三里、梁丘。

                                                                                                              左侧偏头痛,可选同侧的太阳、头维和对侧的外关、足临泣;

                                                                                                              左侧面瘫可选同侧的太阳、颊车、地仓和对侧的合谷。


                                                                                                              刺灸法的选择

                                                                                                              刺灸法是针灸处方的第二组成要素。
                                                                                                              疗法的选择

                                                                                                              疗法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而确立的治疗手段。

                                                                                                              如是用毫针疗法、灸疗法、火针法,还是用拔罐疗法、皮肤针疗法等,均应说明。

                                                                                                              操作方法的选择

                                                                                                              操作方法的选择对疗法的操作进行说明。

                                                                                                              毫针疗法用补法还是泻法;艾灸用温和灸还是瘢痕灸等。

                                                                                                              尤其是对于处方中的部分穴位,当针刺操作的深度、方向等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时,要特别强调。

                                                                                                              此外,针刺治疗疾病可每日1次或每日2次等,应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而定。

                                                                                                              治疗时机的选择

                                                                                                              治疗时机是提高针灸疗效的重要方面。

                                                                                                              痛经在月经来潮前几天开始针灸,直到月经过去为止;

                                                                                                              女性不孕症,在排卵期前后几天连续针灸等等,这样都能大大地提高疗效。

                                                                                                              作业



                                                                                                              Baidu
                                                                                                              map